宣传多渠道多角度,营造活动环境普法和宣传重在建立明宪知法的活动环境。
早在1998年,复旦就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成立了首批复旦研究生支教团。研支团募集资助物品价值超过百余万元,修建了第一所乡村宽带网络学校,修建支教点的水库、乡村道路、路灯。
在校内,复旦大学现在有包括远征社、彩云支南等23个公益类学生社团和30个院系青年志愿者分队,每年组织志愿者3000余名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助老助残、支教服务、社会风尚、心理疏导、社区建设等。而在非洲、拉丁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中国海外医疗、教育志愿者团队中也每年都活跃着复旦大学志愿者的身影。在复旦,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复旦知名度最高的志愿项目,被称为第七教学楼。志愿服务是一场爱心接力,由复旦大学光华公司的学生利用自己的勤工助学所得,自1995年起,坚持每年暑期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安徽省颍上县支教,20多年来,日积月累,在颍上县淮望教育中心建立了助学基地,建立起颍上县基础教育体系里第一个化学实验室、第一个电学实验室、为孩子们筹建图书室,该项目荣获了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30周年最具影响力项目的称号。老校长李登辉曾说过,所谓服务、奉献和牺牲,这是复旦的精神。
与此同时,每年更有多支复旦志愿者队伍走出上海,前往云南、重庆、新疆、西藏支援当地建设。而复旦大学经历了百年沉淀,在新时代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志愿者,传承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余源培动情地说,在哲学学院的60年是他全部的履历,是一生中的价值所在。
常务副校长包信和代表学校向哲学学院(系)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哲学学院60年来的发展成绩以及60年来所塑造的人文传统。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秘书长卢卡(Luca Maria Scarantino)、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王博分别代表国内外兄弟院校致辞祝贺。在庆典仪式前,还举行了面向未来的哲学教育哲学系(院)主任院长的座谈会以及系友返校座谈等多项活动。庆典前夕召开了为期两日的哲学与现时代国际学术会议,来自巴黎高师、巴黎十大、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德保罗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耶拿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罗兰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及英国伯明翰大学等数十所国外知名院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院校的著名学者与会研讨,涉及多个重大哲学议题的讨论。
陆峰表示,创立基金是对谢校长和俞老师的致敬,是对哲学的尊崇,也是对老师们的尊崇,希望能为推动更好的哲学研究和高校改革出力。一甲子哲思沉潜,春华秋实。
学院现在下辖1个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以及上海儒学院、现代哲学研究所、杜威中心等14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他将捐资3000万,成立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学术建设与人才培养。王博表示,有理由相信复旦哲学的深厚传统将在新哲学人中得以延续,并期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社会创造出更为成熟的哲学教育。此外,复旦哲学学院小城教师基金捐赠人、小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999级硕士生系友吴辰也代表捐赠人作了简短讲话,衷祝母系生日快乐,永远昌盛。
投资人陆峰代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学友发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学术立院,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为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作出贡献。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美国已故著名哲学家Stanley Rosen所藏近3000册藏书将捐赠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其儿子Paul Rosen在大会上发言表示,衷心希望来自其父私人图书馆所收藏的书籍能够帮助中国学生与学者们参与到对西方哲学传统有意义的审视中来。
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六百多名系友返校,与哲学学院在校师生、全国部分哲学院(系)负责人、关心支持哲学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来自海外高校的学界同行共同庆祝哲学学院的60岁生日。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了仪式。
他还强调了哲学学院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没有年青人的成长,世界会变老,哲学也会失去活力。在过去的六十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取得丰硕的成果。
2011级硕士系友、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葛骏亚代表哲学学院年轻一代系友,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在校时光,在复旦哲学学院学习期间,冷静和独立的思考是他所得到的最宝贵财富,哲学教会他审视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上的困难。目前,哲学学院建制之下,有哲学系、宗教系、国学项目和科学与逻辑哲学系(筹),拥有2个本科专业(哲学和宗教),1个哲学专业特色方向(国学),1个哲学第二专业(逻辑与科学哲学),9个硕士点与10个博士点。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代表学院对长期以来关注和帮助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六十载沧桑砥砺,岁月流岚校党委副书记、党校副校长陈立民参加开班式并做动员讲话,校长助理、组织部部长周亚明主持开班式。开班式后,两个班次的学员听取了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关于抓住机遇,尽快把复旦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专题报告。
报告引起了学员的强烈共鸣。曹健林还以学长、校友的身份,希望学员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他指出,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建设人才强国的要求,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党校还在这次培训班中首次实行跟班组织员制度,邀请生命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叶敬仲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朱建艺担任组织员,加强对学员的指导,增强培训班的实效。
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中,陈立民指出,重视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截至目前,全校45岁以下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已有90%参加过各类党校培训。
青年干部要努力做学习的模范,特别是要学习哲学、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10月27日上午,党委党校第24期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第11期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分别举行开班仪式。中青年骨干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的关系、做学问和做人的关系,坚持求真务实,大胆探索创造,倾心本职岗位,积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业绩,在服务学校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青年干部要要敢于到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工作,在复杂环境中历练才干,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在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上,陈立民与学员们一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是适应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服务中青年干部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曹健林分享了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工作体会,对母校发展提出了分析和建议。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是近年来党校着力办好的主体班次。他提出,青年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把握个人与岗位的关系,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正确履行好职责。
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中,学员将参加理论素养、党性修养、校情校策、能力素质等板块的学习。参加本期中青班的有来自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近30名同志。参加本期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共有来自全校25个院系的56名同志,平均年龄38.9岁在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上,陈立民与学员们一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开班式后,两个班次的学员听取了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关于抓住机遇,尽快把复旦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专题报告。截至目前,全校45岁以下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已有90%参加过各类党校培训。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报告引起了学员的强烈共鸣。
党校还在这次培训班中首次实行跟班组织员制度,邀请生命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叶敬仲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朱建艺担任组织员,加强对学员的指导,增强培训班的实效。他指出,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建设人才强国的要求,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